位置:首页 - 会员之窗

(112 次阅读)
【老年教育数字化转型工作纪实】 (一)浦东新区洋泾街道社区学习
(发表日期:2022-10-08)

赋能智学助老,扎实推进数字转型发展
浦东新区洋泾街道社区(老年)学校在老年教育数字化转型工作中做出了尝试、突破,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上海市老年教育数字化转型工作中获得表扬。学校经过建设、应用、创新、融合四个阶段,成功地对“数字化学习 1+2”的学习环境、硬件设施、运行机制、资源辐射等进行了配置,构建以“洋泾学习港”为枢纽;“数字化校园”和“移动教室”为两翼的学习架构。通过环境和资源整合,实现学习手段、学习内容和学习空间的信息技术交互融合,集成了大数据、大功能、大辐射;并不断地赋能优化,推动着洋泾老年学校创新发展,也为老年人信息化素养和数字化学习能力的提升,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与实现手段。
学校基于云计算、物联网、移动技术和社交网络等新技术的迅速发展与广泛应用,在老年教育数字化转型中,聚焦赋能智学助老,促进“数字校园”向“智慧校园”的转型发展。
目标理念
工作理念:积极宣传普及智能技术关系老年人生活质量的理念。进入新时代,很多老年在享受数字化生活带来的便利,但受文化程度、接受能力和生活习惯等多方面因素制约并不容易。这就意味着,积极推进老年教育智慧学习,实施“智学课堂”项目,切实解决老年人在运用智能技术方面遇到的困难,真真帮助老年人提升智能化学习能力,跨出数字鸿沟第一步,形成老年智慧学习新格局势在必行。
建设目标:依托“洋泾学习港”大数据资源,创建各类智能化学习场景,倡导老年人“数字无障碍”智慧学习新方式,以此对“数字校园”进行转型升级和赋能改造,打造建设“以人为本·深度融合”的智慧校园,面向老年群体建立数字化技术终身学习平台和培训体系。
梯度推进:根据洋泾社区(老年)学校智慧校园建设愿景,阶段性开发不同形式的智慧学习资源,学校以“智慧校园”实验项目为载体,建立项目组,设定目标、整合资源、分别实施、梯度推进。在原有的“数字化学习1+2”的实践基础上,探索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日常教学相融合的有效途径,逐步实现老年学校“数字校园”转型“智慧校园”的赋能升级和创新发展,助推老年教育高质量发展。
学校本着“以人为本、服务民生”的精神,以“助力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为契机,启动开展老年“智学课堂”项目,针对数字化程度不同的老人,开展三种不同方式的“智学课堂”助老行动,切实解决老年人在运用智能技术方面遇到的困难,努力跨出老年学校“智慧校园”建设的第一步。让老年人在智慧生活的便捷中,提升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是构建“智学课堂”网上助学大平台
充分利用“洋泾学习港”信息平台,融合在线直播、云视课堂”等远程移动学习方式,聚合适合各类老年学员的网上智学课程:六大类300多节课程,并提供手机、平板、电脑等多终端的学习渠道,着力推动老年“智学课堂”数字化课程学习内容和进度的实施,创造提供灵活、便捷、多样的智慧学习空间。
二是创设“智学课堂”线下助学大课堂
建设社区(老年)学校“泛在可选”的课程创新中心。促进老年智学课程分类设计、分层教学和分期实施,设置开设《智能手机基础应用》、《手机多媒体技术应用》、《手机App程序安装应用》、《手机安全管理应用》、《手机智慧生活应用》等六(门)期“智学课堂”系列课程,对老年人进行体验式课程教学。帮助老年人解决不会用、不敢用、不想用、不能用智能设备的问题,
三是家门口“智学课堂”助学延伸大辐射
重点做好居委老年学习站点数字化应用的宣传培训普及,铺设“移动教室”方便老人随问、随学、随答,享受家门口的服务,着力构建社区信息“导学员”服务队伍,组成以志愿者老师和志愿者导学员为主的“智学课堂”助学团,针对老年人的数字化技术应用难点,手把手地指导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形成以点带面、线上线下、现场导学、互帮互学的社区老年人智慧学习新格局。
注重赋能
注重老年智学的零起点教育
充分利用洋泾社区(老年)学校本校和辖区内各中小学、高中职校的教师资源,建立老年教育数字课程教研组,秉持助老弥合数字鸿沟的知识赋能,开展“智学课堂”的教研实践活动,注重老年人数字素养的零起点教育,对课程设置、教学进度、内容方法等探索制定有效的课堂实施计划,并不断的进行助老教学交流和知识更新。
注重课堂教与学的新动力
在“智学课堂”教学中,为帮助不同学习层次的老年人解决在学习中的难点重点,确保老师进行详细的讲述和分析,学校建立了以数码学习骨干学员为主的“智学课堂”志愿者导学员队伍,在每堂课程教学中,都会安排3-5位导学员辅助课程老师的教学,让每一位老年学员都能掌握智能手机功能的应用,跟上老师的教学进度。同时,进行专项业务技术赋能培训,聚焦老年群体智能学习的热点知识,提升导学员自身的实践力和学习力,创新智慧助老学习新模式。
注重网上学习的适用性
“智学课堂”课程中围绕老年人日常生活中涉及的地图查询、公交打车、微信随身办、防疫必备、就医消费等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智能手机常用知识,学校对以往开设的数字化学习课程资源进行调研和梳理,并针对老年人的学习新需求,更新编制了“智学课堂”系列课程。2021年第三学期,学校共开设了6门智能手机课程,课堂学习人次达3000人次。同时,还将课程教学进行远程直播,编辑后在“洋泾学习港”上的“在线课程”栏目中播放,方便老年人随时回看复习。目前,线上累计制作课程达90节,学习点击量达17000多人次。
注重手把手、面对面的导学
学校将经过培训考核的“智学课堂”志愿者导学员分成五组,每组3-5个人,确定一位骨干为组长,分批下到40个居委老年学习站点,宣传普及智能技术关系老年人生活质量的理念,面对面、手把手的教会老年居民疫情下必备的随身码、行程码安装使用,以及通过体验学习、模拟应用、经验交流、互助帮扶等形式,帮助老年人熟练应对各种智能生活场景,积极融入数字生活,实实在在的帮助老年人提升智能化学习能力,走出跨越数字鸿沟第一步。2021年开展智能手机讲座及智学课堂导学服务30余场,培训老年学员700余人。
注重老年人的“智能”安全
手机上丰富多彩的应用虽然方便了我们的生活,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风险,对老年人来说,尤其要注重预防各类新型手机诈骗。为此,学校系列课程中特别聘请了来自银行的老师,为老人们详细介绍了安全使用银行卡的注意事项,包括要注意防止信息泄露、不要设置过于简单的密码、经常核实消费明细等。
注重学习交流,自我展示
为了巩固老年学员熟练手机应用知识,及时帮助他们解决难题,学校的数码专用教室每周三下午定为“智学体验日”,学员和志愿者导学员在这里互动分享自己近期学习使用手机的新技能和心得,吸引了更多的老年人来参与学习,也使得学员有展示自己学习成果和经验的机会,提增老年人的智学信心,成为助力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智慧学习的第二课堂。该项活动, 洋泾社区学校已连续开展了4年,参与人数达千人。
保障机制
共建共享资源整合,形成老年智慧学习新机制。学校根据老年人智慧学习的阶段差异,开发阶梯式课程教学大纲及校本教材,制定分层教学和“家、校、社”融合学习的新规范。
开发不同形式的智慧学习资源。探索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日常教学的融合,努力创设“智学课堂”体验学习场景,加强老年人的数字化课程教学实施;为老年人提供丰富多样的智慧学习内容。
加强对志愿者导学员的技术赋能,在实践中提高业务水平。探索建立老年学校“志愿者导学员管理制度 ” “导学员学习培训制度”,不断完善“智学课堂”导学工作机制。
智学效果
通过“线下课程培训+线上课程辅助+家门口智能导学”等三位一体的系列教学实践活动,凝聚各方力量投入为老志愿服务,从而开启了老年人智能手机应用的破冰之旅,得到了广大老年市民的一致好评。
一起来听听老年学员和居委干部的评价吧:
老年学员1:老年学校有很多兴趣课要参加,但是我觉得手机课很重要。听了这些课,我觉得来对了,学了很多知识,老师很耐心地教我们,不会的时候,还有导学员来帮助,回到家里还可以在“洋泾学习港”上看课程回看,我们一起退休的老同事听说了也要来学习。
老年学员2:自己年龄大了,以前出门不知道坐什么公交,总是怕坐错,也不敢去远的地方。进到医院、商场要出示二码,自己一下子搞不出,很尴尬。现在社区老年学校的老师和蓝背心导学员来到我们家门口,指导我们如何安装使用随申码、行程码,我还学到了怎么用手机地图,现在想去哪里只要查一查,怎么走、走多久都写得清清楚楚,以后再也不用担心找不到公交车了。
老年学员3:微信朋友圈里的人总是发一些好看的照片,我以前只会看不会发,也不敢问。这段时间学习下来,我不仅会发了,还会修了,不要太灵哦!以后我拍到好照片,也要发给到朋友圈,让朋友们点赞。
居委干部:洋泾社区(老年)学校“助学团”来到社区居委家门口开展“智学课堂”传习活动,帮助广大老年居民学用手机,热情的进行指导服务,让更多的老年人受益,帮助他们跨越数字鸿沟,我们社区里的老年居民都说好,下次还要参加学习新知识。
(浦东新区洋泾街道社区学校  供稿  半沧  选编)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