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信息传真

(269 次阅读)
上海天文馆上线数字藏品
(发表日期:2022-06-11)

6月9日,上海天文馆上线两件数字藏品——“璀璨橄榄陨铁·伊米拉克陨石”和“世界上最早的天文钟的缩比模型·水运仪象台”,各限量1万份。此次数字藏品由上海天文馆官方授权并监制 。  

数字藏品是当下“元宇宙”行业的热点,指应用区块链技术进行确权和交易的虚拟物品。此类藏品拥有唯一所有权、交易透明度高,同时可通过AI生成系列、可编程艺术品、线上拍卖、虚拟展厅、虚拟世界等形式扩展数字商品的生产、展示和应用场景,这些特点都使数字藏品具备了得天独厚的价值和优势。 取材自上海天文馆“家园”展区的伊米拉克陨石切片,重174克,属石铁陨石,1822年在沙漠中被发现,推测约在十四世纪降落到地球。现在馆内展示的陨石切片,为2019年从德国慕尼黑国际珠宝矿物展征得。 如何把整块陨石切片“变身”为数字藏品?上海天文馆展教团队反复比对实物进行指导,上海自贸文投旗下文创开发与运营中心针对展品数字化难点进行专题攻关,通过概念再造、二次设计和3D数字建模等方式,克服疫情带来的影响和干扰,依靠逼真的色彩还原技术和专业的视觉设计语言,最终用数字技术呈现出了实物的璀璨和神秘。 另一件数字藏品则取材自上海天文馆“中华问天”展区的水运仪象台缩比模型,高约12米,宽约7米,使上狭下广呈正方台形的木结构建筑。其原型由北宋时期苏颂、韩公廉等人发明制造。以水力驱动,集天文观测、天象演示和报时系统为一体,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钟,体现了中国古代高超的机械制造技艺。 “数字化”水运仪象台这一精密仪器,必须把握好科技与创作之间的平衡。据悉,为了尽可能完美地将天文学展品“跨界”为数字藏品,自贸文投团队在充分理解藏品原型理念的基础上进行反复打磨,一方面注意整体模型大小符合平台的参数要求;另一方面尽可能地还原并呈现了水运仪象台的外观、功能及其深厚历史底蕴和意义。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这款数字藏品最终被赋予创新价值和观赏价值。

据悉,自去年起,上海自贸文投便着手利用上海自贸区文化产业平台优势和文创IP开发运营经验,积极联动国内外文博机构,联手打造具有艺术价值和市场价值的数字化艺术品、数字文创等。上海国际文物艺术品保税服务中心也自6月1日起已恢复现场办公。
(来源:浦东时报  / 肖晨 选编)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