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信息传真

(467 次阅读)
大民堂:学习负担、教育焦虑:坦然面对才能正确应对
(发表日期:2021-04-06)

对学习负担、教育焦虑谈谈个人的一点看法,供各位家长以及研究者做个参考。
目前大家想要治理的看起来是学习负担,根子上实际是教育焦虑。
赞成一个观点:社会竞争始终存在(并且佛系并不好),压力自然会传递至自幼开始的学习生涯。因此,学习负担必然会存在,差异仅在于负担的具体内容、轻重等等。相应地,教育焦虑也就无法避免。
打击煽动教育焦虑的广告,甚至是全面禁止校外培训,都不过是短期内减缓一点焦虑感而已。从长远看,作为问题的“教育焦虑”实际上标、本都治不了,除非真的全社会普遍放弃对教育的期望(非常可怕的境况)。
因此,与其老想着消灭学习负担和教育焦虑,不如坦然面对,然后想办法应对。坦然面对是诚实对待自己,努力认清自己、子女的水平和能力;正确应对是冷静判断和选择,找适合的路径去发展。
不过,普天之下最难的唯二之一就是把思想装进他人脑子里。所以其实还是会有很多很多人是不愿意看清自己、不愿意冷静分析和选择……
这就是人生吧——不如佛系?
问题是什么?负担还是焦虑?
“减负”,看起来是以学习负担为目标的,而且方向就是“减”。那么为什么要减负呢?目前看来原因在于两方面:过重的学业负担影响儿童身心健康,过多的社会培训增加家庭的生活成本以及家长的时间和精力成本。
但实际上,最为直接的原因在于焦虑:家长因经济压力、时间和精力压力而产生的焦虑,儿童因被家长和学校施加的学习压力而产生的焦虑。这些焦虑俗称为“教育焦虑”,在各类网络平台上被表达,或者因引发的极端事件而呈现,吸引到管理部门的注意力,进而要担负起为人民服务的责任、想办法消灭这些焦虑,因此要减负。
可是,容易被忽略的是(正如前面一些作者所言):在全国如此庞大的人口基数中,因教育焦虑而表现出负面信息的人数实际占多少呢?目前未见统计,可能主要就是“城乡二元差异”中提及的城市中高收入者。这个“未见统计”,实际上为相应的政策制定埋下了很大的隐患——沉默的人群是对现状满意才不发声,还是对此漠不关心?若是政策因已知的发声而大调整,是否会在沉默的人群中激发更大的不满?
减弱负担与焦虑的可能性有多少?
又是正如前面一些作者所言,学习负担与教育焦虑在我国呈现明显的“城乡二元差异”,其根子在于家长为下一代谋求更好境况的努力与社会竞争压力的共同作用。因此,家长对子女的期望值以及社会竞争的内容、方式和激烈程度变化不大的话,学习负担、教育焦虑就很难真正降下去。
我们的各种努力,最多是调整竞争的内容、惩戒煽动焦虑的行为,只能减弱一点点焦虑,要想真的长期有效那是标、本都难治。
可惜,当前大家默认的“学习负担有害”、“社会培训不对”等观点,和不得不加强学习、参加培训的行为,二者形成对立与冲突,实际在加重人们价值观与实际行为的对立,也就是在激发教育焦虑。也因此,一些家长认清了现实,转向“最好大家都不补、我自己悄悄补”的策略。
坦然面对和正面应对有用吗?
既然学习负担、教育焦虑的标与本很难治,那么坦然面对和正面应对又有什么用呢?有用!最大的用处在于:降低焦虑、冷静选择适合的培养方式。
军事上所说的“不可怒而兴师”,说的就是主将在压力下失去冷静判断而作出错误的判断和抉择。这说明作为常人(心性可不见得比古时的主将强),在压力下胡乱选择一通是极有可能的。反映在教育领域,就是家长们的盲目跟风——邻居家的小孩学了钢琴,那自家的得赶紧学;亲戚的小孩在补数学,那自家的也不能落后;新闻说有个小孩科技得奖被报送,那自家的更不能少了这个制胜法宝……更有甚者,被培训机构的促销人员忽悠几句,就上赶着付钱抢名额。所以教育学家们一直在不停地呼吁——过高强度的补习不利于儿童的成长,家长不要选多的、不要选贵的,要选对自家小孩最合适的(可惜在家长当中似乎接受度有限)。
家长以及儿童如果能够坦然面对学习的负担,就可以仔细地分析这些负担,看看是否那种方式更加有利于儿童成长,不求一次性找到最优方案、但求不断优化提升水平。同时,坦然面对学习负担所带来的教育焦虑,实际上可以有效地降低焦虑感——对家长、儿童以及管理部门而言都是如此——焦虑就像恐惧,正面面对了就没那么恐惧,而且还可以主动找方法调剂自己。
从现实到理想,实现的可能性有多少?
既然坦然面对和正面应对有点用处,是不是应该鼓励所有家长和儿童都这样做呢?那是当然,可惜的是难度很大的!能看到这篇帖子的家长有几人?阐述同一观点的文章和读者有几人?读过的人有几人能接受、几人愿意尝试?其实有个更为直接的例子——教育学家们拼命呼吁不要学太多,有用吗?培训市场反而越来越红火。这正应了那句话:世界上最难的事有两件,一是把自己的思想装进别人的脑袋,二是把别人的钱装进自己的口袋。
所以,认同的家长麻烦点个赞;同样关心教育事业、关心国家发展的人士们,不妨佛系一点,教育焦虑就在那里、学习负担终是存在,总体的奋斗氛围结合庞大的人口基数,自然会产生足够多的能人志士!
(来源:大民堂微信公众号  选编:问心)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