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今日头条

(431 次阅读)
人民日报推出系列报道:四问校外培训
(发表日期:2021-03-29)

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强调:“培训乱象,可以说是很难治理的顽瘴痼疾。家长们一方面都希望孩子身心健康,有个幸福的童年;另一方面唯恐孩子输在分数竞争的起跑线上。别的孩子都学那么多,咱们不学一下还行啊?于是争先恐后。这个问题还要继续解决。”
校外培训事关许多家庭,如今行业规模更是日益庞大,亟须规范管理。近日,人民日报推出系列报道,四问校外培训,剖析乱象背后的原因,探讨行业健康发展之道。
 
#问题1广告满天、低价营销、爆雷跑路,校外培训行业乱象频发
#这是做教育,还是做生意?
 
现象1:热钱涌入虚火旺
当下,源源不断的热钱涌入教育培训行业,在线培训市场更是火热异常。
虚火之下,资金链断裂、爆雷跑路的现象时有发生。
校外培训是做教育而不是做生意,不能套用商业逻辑,这是必须明确的一条底线。
 
现象2:家长焦虑与日增
校外培训的虚火越来越旺,铺天盖地的广告之下,家长的焦虑与日俱增,似乎不给孩子报个培训班,就是在虚度时间,会立马被赶超。
如何在资本的旋涡中保持初心,处理好资本逐利性与教育公益性之间的矛盾?
 
措施:教育初心莫背离
首先,面对汹涌的资本,培训机构需要保持冷静。
同时,面对汹涌的资本,学生家长也需要保持理性。
此外,在校外培训的治理中,还存在一些难点问题,需要多部门握指成拳、联合解决。
 
#问题2 学习重刷题、评价重考试,校外培训质量参差不齐
#这是教知识,还是教套路?
 
现象:当下的校外培训市场,不同程度地存在应试、超标、超前培训等问题。
 
问题1:超标应试不可取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明确,坚决禁止应试、超标、超前培训等行为,但放眼当下的教育培训市场,这些问题仍然不同程度存在。
 
问题2:包装“名师”令人忧
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教学的成效取决于师资力量与教学理念。校外培训乱象背后,一个重要原因是不专业的从业者、良莠不齐的培训人员。资质欠缺,直接影响教学质量。
措施:克服短视回正途
高质量的教育,需要高质量的教师和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规范校外培训。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培训机构用心做教育、自觉改进培训人员队伍和培训课程,不只关注分数的“一时之得”,回归教育公益属性,淡化商业色彩。同时,需要监管部门做好对培训人员资质、培训内容等方面的规范和监管,也需要社会各方面、各部门共同努力,将对分数的关注转移到对学生成长的关注上,让教育真正培根铸魂、启智润心。
 
#问题3 乱象屡禁不止,整顿难见长效,校外培训监管难题待解
#要深挖病根,更要对症下药!
 
现象:发展无序、超纲教学、收费混乱、虚假宣传、安全隐患……校外培训机构存在的种种乱象,直指监管。而监管对象分散、培训需求旺盛、涉及部门众多等因素,都增加了监管的难度。
 
问题1:按下葫芦浮起瓢
在校外培训机构整治过程中,一些问题“按下葫芦浮起瓢”,甚至滋生出新的问题:一些培训机构从“地上”转为“地下”,明着被关停,实际上“改头换面”重新营业;一些培训机构师资队伍良莠不齐,有的甚至不具备教师资质;尽管三令五申,培训机构参与招生录取的现象仍然时隐时现……
 
问题2:痼疾在标也在本
要想治理整顿校外培训机构,必须把因果链搞清楚,把责任链理清楚。培训机构乱象之所以成为顽瘴痼疾,其监管难既难在“标”,也难在“本”。
从“标”上看,校外培训机构整治既属于教育问题,又需要各部门综合治理。
从“本”上看,校外培训是很多家庭的“刚需”。“教育部门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引导培训机构为全日制学校提供优质规范的教育资源,在学校特别是薄弱学校的教学革新、课程研发、管理优化和课后服务等方面,在校内消化人民群众‘培优补差’的‘刚需’。”全国政协委员胡卫建议。
 
措施:握指成拳解难题
培训机构具有鲜明的教育属性,直接关系立德树人的成效。这也就意味着,需要对其在办学许可、登记、收费、广告宣传、安全、卫生乃至食品安全等方面严格监管,划出“红线”,明确“底线”。
在教育教学方面,亟须督促校外培训机构遵循教育规律。
同时,亟须对培训机构师资队伍的师德师风作出监管,不但要审核其资质,更要在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等各方面对其严格要求。
有专家建议,可以建立由教育部门牵头、有关部门参与的联席会议制度,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细化分工、压实责任、大力推进。同时,需要充分发挥相关行业协会在行业发展、规范、自律等方面的作用,形成合力。
 
#问题4 唯分数论助长培训热,学校教育供给待提升
#校内减负、校外增负,怪圈怎么破?
 
现象:“校内减负、校外增负”成为基础教育痛点。
 
问题:校外培训增负担
去年5月印发的《义务教育六科超标超前培训负面清单(试行)》对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数学、英语等科目超标超前培训内容明确给出负面清单,为各地规范面向中小学生的校外培训机构的超标超前培训行为提供依据。而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辅导机构超标超前培训,令不少中小学生不堪重负。对于处在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生来说,过多、过重的校外培训已经成为学习负担减不下来的重要原因之一。
 
措施1:标本施治破怪圈
在校内,从课堂教学、作业布置、考试频次等方面着手,向课堂要效率、要质量,减轻学生的课堂与作业负担;在校外,开展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建立校外培训机构“先证后照”制度、完善校外培训监管制度和线上机构备案审查制度,取得了积极成效。
在下一步治理过程中,更需标本施治、系统推进,从根本上打破“校内减负、校外增负”的怪圈。
 
措施2:需求供给两手抓
一方面,从需求端出发,引导家长不盲从、不焦虑,理性选择。
另一方面,从供给端出发,进一步提升学校教育的质量与水平,提高课堂效率。
为营造清朗的教育教学生态,还要堵住优质学校用变相考试、竞赛等办法招生选拔的口子,从根本上斩断校外培训机构与中小学校招生的关联。
在继续加强对于培训机构监管的同时,有学者建议,也应鼓励培训机构发挥技术手段、兴趣与特长培训等方面的优势,引导其提供学校教育之外的特色化、差异化服务,使其真正成为学校教育的补充,而非冲击。
(来源:人民日报)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