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信息传真

(612 次阅读)
“申学书院—市民大讲堂”2020年第五期公益讲座圆满举行
(发表日期:2020-09-29)

走进红楼梦中情  解读红楼文化代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红楼梦》作为举世公认的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对我国文化发展乃至世界文化发展意义重大。为让市民更深入了解《红楼梦》背后的文化深意,在庆祝上海开放大学60周年校庆之际,由上海开放大学、上海市学习型社会建设服务指导中心主办的第5期“申学书院—市民大讲堂”以《<红楼梦>与“一见钟情”》为主题,于9月26日晚7点开讲。本次讲座特邀中国红楼梦学会副会长、中国古典文学会副会长、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詹丹教授,立足于《红楼梦》文本阅读中发生的具体问题,分析曹雪芹描写“一见钟情”及人物刻画的用意,并分享自己多年多次重读《红楼梦》的研究心得与感悟。
01解读《红楼梦》的意义与读本选择
讲座开场,詹丹教授就提出,读一本书,首先要回答“为何读,读什么”的两个基本问题,对《红楼梦》这样的古典名著更是如此。他解释说,《红楼梦》因其人物最多样、思想最深刻、描写最丰富、情感最饱满、“红学”最壮观的五大特点被称为伟大的文学作品。“大旨谈情”的鲜明特点更让《红楼梦》成为中国传统“情文化”的集大成之作,这是解读《红楼梦》的意义所在。在“读什么”即读本选择的问题上,詹教授介绍了《红楼梦》的脂抄本和程高本两大版本系统,建议读者应选择以庚辰本为底本的人民文学出版社整理本作为《红楼梦》的读本首选。
02《红楼梦》中的“一见钟情”三部曲
如果说《红楼梦》的版本溯源与阐释为非正式的“闲话”引入,那么詹教授对《红楼梦》中“一见钟情”的解读才是“言归正传”。詹教授认为,中国的话本小说呈现出“葫芦状”,故事之间有一定的关联性。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以贾雨村对甄士隐家的丫鬟娇杏“一见钟情”作为导入,詹教授称之为是作为故事“入话”的“一见钟情”。而在故事“正话”的第三回《贾雨村夤缘复旧职 林黛玉抛父进京都》中,林黛玉进京与贾宝玉相遇,贾宝玉这才演绎了如见故人、给予别号、摔玉的“一见钟情”三部曲。詹教授解释了这一过程中读者容易忽略的问题,指出“贾宝玉摔玉之谜”仍是现下红学界的研究焦点,并给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
03情感审度背后的人生视点:“有命无运”和“有运无命”
《红楼梦》从成文流传至今,历经百年而不衰,不仅仅是因为上述的各种故事精彩纷呈,更因为这本奇书包含世间万象,经世智慧。从宝、黛情感关系延伸到金陵十二钗人物特征,詹教授指出曹雪芹对于人物关系与性格细致刻画的背后,贯穿着对女性命运的审度与思考。《红楼梦》对女性命运的描述整体呈悲剧性特征,发出“命运无常”的嗟叹。丫鬟娇杏(谐音“侥幸”)作为命好运好的特例,是“命运两济”的代表。小姐甄英莲一生波折,是命长运短“有命无运”的深刻写照。而生命力太弱的秦可卿恰恰相反,成为运好命短“有运无命”的代表。詹教授认为,曹雪芹对人物命运诸如此类的描写,说明了一切社会问题、制度问题,都在难以一探究竟的命运无常的必然性里得到了解释和安慰,揭示了当时封建社会的悲剧。讲座最后,詹教授建议要带着质疑与反思,反复阅读《红楼梦》这部经典作品。
詹教授深入显出的讲解,让名著解读不再枯燥乏味,促使市民们在文学经典浸润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滋养。据统计,当天在线观看直播的市民数量达到7.9万人。除上海市民以外,来自江苏、山东、新疆等25个地区的市民也一起聆听。上海开放大学学生也通过在线直播进行学习并留言,选登如下:
“詹教授对于《红楼梦》的解读为我打开了一个新的视野,他的讲述做到了趣味性、实证性和思辨性的统一,我作为一名红学爱好者,虽然已经读过几遍《红楼梦》,但听到詹教授已经读过不下十遍,还是由衷感到佩服。詹教授对于贾宝玉摔玉之谜的解读也是很有新意的,也给我以新的启发和思考。”
“《红楼梦》作为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史诗级著作,今天我们一家三口一起看了詹教授的讲座,一起领略了《红楼梦》的魅力,感谢詹教授的讲解,激发了孩子读名著的兴趣,也为我们给孩子选择读本提供了参考。”
“读《红楼梦》不仅‘致用’,更是‘修心’。这次讲座让我再一次领略了古典文学的魅力,我对中华传统文化一直很感兴趣,《红楼梦》通过对四大家族兴衰史的描述,反映了当时封建社会的腐朽和矛盾,读懂它还需要继续学习和传承,感谢詹教授和主办方,给我们一次深入学习的机会。”
结 束 语
据悉,“申学书院—市民大讲堂”于2018年在上海开放大学挂牌成立,由上海市学习型社会建设服务指导中心负责实施运作。大讲堂作为广大市民的学堂,始终把市民的学习需求放在首位,最大限度地满足市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今年主办方计划每月安排一至两场在线讲座,就市民关心的话题,邀请知名学者专家和“市民同上一堂课”,帮助市民思想上解惑、文化上解渴、心理上解压,为市民搭建一个共同学习交流、共享知识信息的公益平台,打造市民的心灵港湾和精神家园。

(来源:申学书院市民大讲堂微信公众号 选编:问心)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