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信息传真

(635 次阅读)
王伯军、宋其辉:老年教育的目的是提高老年人生命质量
(发表日期:2020-05-22)

由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明确提出,老年教育的目的是“提高老年人的生命和生活质量”。那么老年教育应有一个什么样的总体框架呢?老年教育的现状又是如何呢?应如何实现“提高老年人的生命和生活质量”这样一个目的呢?

一、

《管子·中匡》记载,齐桓公问:“请问为身(意为如何治身)。”管子回答:“道血气,以求长年(意为增长寿命)、长心(意为增长智慧)、长德(意为增长德性)。”当代哲学家李德顺提出,人有三重生命,即肉体生命(自然生命)、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作为大自然的一种生灵,人从生到死,饮食生息,和动物也差不太多,这种有形的生命便是人的肉体生命。社会生命是指人的社会存在。每个人在家庭和社会中都扮演着各种角色,承担着各种权利和责任。每担当一个角色,就有一重社会生命。人的精神生命,就是人的思想和精神的存在。李德顺强调,用养生之术和体育锻炼来加强自己的人,是在珍惜和强化自己的肉体生命;追求成就和奋斗,用业绩塑造自己形象的人,是在珍惜和强化自己的社会生命;献身于真善美的思想和品德的人,是在珍惜和强化自己的精神生命。李德顺关于三重生命的提法,接近于管子的“长年、长心、长德”。

所以,生命是集自然生命之长、社会生命之宽、精神生命之高于一体的立体构筑。自然科学的研究对应于自然生命(肉体生命),社会科学的研究对应于社会生命(伦理生命),人文学科的研究对应于精神生命(人文生命)。所以,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或是人文学科,其研究如果脱离了生命,那是没有生命力的。

具体来看,自然生命主要关注人得以存活,并且更好存活于世间的生理需求,关键词是“健康”和“寿命”。社会生命强调个体对社会的影响力以及影响范围的大小,而制约社会影响的因素,则有个体的社会角色、社会关系、社会贡献等;其关键词是“贡献”和“幸福”。精神生命是人的思想和精神的存在,它作为生命的三个维度中最难把握、似有似无的存在,却坚定地撑起了生命,使人成为超越一切其他物种,甚至超越天地、横亘古今的生灵;其关键词是“超越”和“尊严”。

“三重生命”相对应,老年教育应包括“三种教育”,即“生存教育”“生活教育”和“生死教育”,以达到“提高老年人的生命和生活质量”的目的。由此,老年教育的总体框架可以是:一是开展老年生存教育,以提高老年人的自然生命质量。老年生存教育类课程向老年人提供一系列的科学养生保健方法和实用知识,包括健康饮食、合理运动、有质量的睡眠等方面的课程。二是开展老年生活教育,以提高老年人的社会生命质量。老年生活教育类课程以老年幸福生活的获得和社会生命质量的提高为目标,主要包括关注老年人在退休后如何稳妥地适应社会角色转变、社会关系重建、生活方式转型、提高生活品质,以及如何老有所为等方面的课程。三是开展老年生死教育,以提高老年人的精神生命质量。老年生死教育类课程以提升生命的精神高度为目标,围绕老年人“有质量的活,有尊严的死”的主题,表现为人的价值观、自我意识、哲学、艺术思维、心境和心态,以及“尊严死”等内容。

二、

根据上海市学习型社会建设服务指导中心办公室关于2019年秋季上海市老年教育课程的统计数据,上海市各级各类老年教育办学机构在2019年秋季共开设6627门课程,课程涵盖了老年心理、思政教育、实用技能、文学素养、艺术修养、健康保健等六个大类。

基于“三重生命”的视角,上海市2019年秋季开设的老年教育课程分布态势可以清晰地显示出来。

01老年生存教育课程占到近三成

在上海市2019年秋季6627门老年教育课程中,提高老年人自然生命质量的生存教育课程,主要包括健康保健和实用技能两大类,分别占到14.6%14.3%。健康保健类课程主要有《经络养生保健》《太极拳》《食品营养与膳食》《中医养生》《常见病预防保健》《刮痧》《推拿按摩》等。实用技能类课程主要有《中式点心制作》《西式点心制作》《健康饮食》《烹饪》《健康生活》《电脑基础》《智能手机操作》《网络应用》《英语》等。

02老年生活教育课程占到近七成

在上海市2019年秋季6627门老年教育课程中,提高老年人社会生命质量的生活教育课程,包括艺术修养类和文学素养类的绝大部分课程,分别占到65.2%5.1%

通过对2019年上海市秋季三级老年教育机构开设课程的分别统计,可以发现,艺术修养和文学素养类课程在三级老年教育机构当中都有开设。以钢琴为例,在上海市市级老年大学中,钢琴课开设了70个班级;而在上海市16个区级老年大学中,钢琴课程开设了368个班级;在街道老年学校,则开设了392个班级。

03老年生死教育课程屈指可数

分析2019年秋季上海市老年教育课程的统计报表,我们发现,在6627门课程中,提高老年人精神生命质量的生死教育课程,包括老年心理、个别艺术修养和文学素养类课程在内,只有12门。

通过以上数据分析,可以发现,目前老年教育课程主要满足老年人的生存需求和生活需求,包括休闲娱乐、生活保健和兴趣爱好等内容,而对提升老年人精神生命质量的更高层次的课程则比较缺乏。其实,在基本需求得到满足后,更高层次的学习需求将成为部分老年群体追求的目标,比如心理发展、心灵养护、生命圆融和人文关怀的需求等,这就需要老年大学设置一些引导性课程,来满足部分老年学员的深层次学习需求。

三、

针对老年教育的未来发展、特别是提升精神生命质量的课程比较缺乏的问题,建议从创新理念、建设课程、培训师资、研判需求、增强使命五个方面来应对。

01确立老年教育就是老年生命教育的理念

如果“老年教育就是老年生命教育”的理念能成为共识的话,那么就可以按照“老年生存教育”“老年生活教育”和“老年生死教育”三大板块来安排老年教育课程。现有的健康保健和实用技能课程可归入“老年生存教育”板块,现有的大部分艺术修养和文学素养课程可归入“老年生活教育”板块,现有的老年心理和思政教育课程,以及少部分艺术修养和文学素养课程可归入“老年生死教育”板块。

《管子•内业》说:“凡人之生也,必以平正。所以失之,必以喜怒忧患。是故止怒莫若诗,去忧莫若乐,节乐莫若礼,守礼莫若敬,守敬莫若静。内静外敬,能反(返)其性,性将大定。”大意是,人生下来就是和谐平正的,之所以会失掉和谐平正,是因为喜怒忧患。所以,要制止愤怒,什么都比不上读诗;消除忧愁,什么都比不上音乐。当然,过度了也不好。因此,通过礼节来制乐,通过敬畏来守礼,而只有虚静才能产生敬畏之心。内心虚静,外表敬畏,就能回归人的本性(人的本性就是“静”),而且这种“静”的本性还能稳定下来。由此,所谓“提高老年人的生命和生活质量”,就是指通过接受老年教育,即“老年生存教育”“老年生活教育”和“老年生死教育”后所达到的状态,这一状态即是“内静外敬,能反(返)其性,性将大定”。

02加强专门的老年生命教育引导性课程建设

现有的一些老年教育课程只是介绍与老年人生活、兴趣相关的内容,直接触及老年人心灵深处的内容涉及较少。从社会发展的角度讲,如今中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实现健康老龄化、积极老龄化、快乐老龄化,从根本上讲是要提升老年人的生命质量,提高老年人对生命的认识。因此,老年教育机构要建设提升老年人生命质量、特别是老年人精神生命质量的课程与教材。

如今老年人的需求已不再停留于单纯的休闲娱乐,他们在心理、精神上的需求显得日益重要,因此,老年教育要逐渐由“欢娱型”转向“引导型”教育,对老年人的思想观念、价值理性、生命意义等进行关怀和引导。上海市静安区依托上海市社区教育特色品牌“乐龄讲坛”为载体,在2014年率先开设“感悟生命”系列讲座,将人生意义的理解、生命价值的认识与社会正能量的传播等渗透于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公益讲座,用这种方式去滋润和养护老年人的精神与心灵。同时,上海市静安区社区学院组织师资,先后开设了数门老年生命教育专题课程,传播生命教育思想。《心理与养生》课程从提升生命质量入手,介绍老年学员常见的心理问题;《如何做快乐长者》课程以案例讨论为方式,探讨去除悲伤、迎来快乐的方法;《岁月留痕——回忆录撰写》课程教授学员记录人生经历,反映时代变迁;《生命画卷——诗歌中的生命价值》课程探讨“笑对死亡”的话题,使学员从不接受到逐渐接受,到坦然面对死亡。上海市老年大学则在老年生命教育的课程建设方面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2019年春季,上海市老年大学开设了《生命教育》课程,教学内容涵盖了生命教育总论、老年人生活规划、老年人常见心理问题、老年个性与优化、人生与社会、人生与家庭、人生与命运、人生与学习、人生与快乐、人生与欣赏、人生与回忆、人生与追求等内容。

03对老年教育师资队伍进行生命教育的培训

组建高质量的师资队伍是提高老年教育实效、实现老年教育使命的关键。鉴于老年教育现有的师资情况,培育专业的生命教育师资势在必行;尽管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但对老年教育的健康发展将起到关键性的作用,这是老年教育专业化发展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所以必须花大力气去抓。

短期内比较有效的做法是加强对老年教育教师的培训,即对现有老年教育教师进行生命教育的培训,首先让教师树立生命教育的理念,使广大教师认识到,教育过程就是对老年学员生命的关怀,学习过程就是一种享受生命的过程,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提升老年人的生存质量、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将生命教育自然融入到各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活动之中。

04加强对老年群体的学习需求研判

个体进入老年阶段,自身的生理、心理以及事业、家庭、社会各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很多老年人开始感觉到孤独、失落,甚至有些老年人还面临着消极情绪的困扰,很难健康快乐地生活。因此,老年教育机构要定期开展老年人学习需求调查,掌握老年人新的需求,制定应对的措施,对老年人进行生命教育,帮助老年人面对现实,使他们在加强身体保健的同时,也能在心理及精神上获得解放,在生命的最后一个阶段也能生活得有意义与价值。

05增强老年人服务社会的使命意识

老年教育工作者要始终将生命教育观念贯彻在实践中,引导老年人通过学习,使老年人深刻地认识到生命的价值,树立服务社会的人生使命,体悟生命的意义。要促使老年人充分发挥自我价值,从个体、家庭和社会三个层面,承担起老年人对自我、家庭和社会的责任,“老有所为”,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做风范长者,树长者风范,传播正能量。

来源:上海开放大学微信公众号  选编:问心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