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信息传真

该作者发布的所有文章
作者 匿名用户 2014-07-01 (809 次阅读)

                首部国家级社会信用规划公布,健全失信惩戒制度

 

(本站转发日期:2014-7-1

 

627日,《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公布。作为首部国家级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专项规划,对信用建设提出一系列任务。这将为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降低交易成本、激发活力、防范风险起到重要作用,令失信者寸步难行,让守信者一路畅通。

近年来,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公布实施《征信业管理条例》,一批信用体系建设的规章和标准相继出台,全国集中统一的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建成,小微企业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积极推进……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表示,社会信用体系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方面。加快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对于保护公众和企业合法权益,防范和化解各类风险,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当下,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尚未形成,社会成员信用记录严重缺失,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尚不健全等。以金融领域信用建设为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信用是金融机构的金饭碗,但少数金融机构利用信用光环,用破坏性的方式套利。”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说,金融欺诈、内幕交易、非法集资等金融失信行为仍屡见不鲜,规范金融市场秩序迫在眉睫。

不过,金融失信者受到的约束和惩戒正在逐步强化。《纲要》提出,在现有行政处罚措施的基础上,健全失信惩戒制度,建立各行业黑名单制度和市场退出机制。

赵锡军认为,完善奖惩制度,将提高失信成本,不仅维护守信者的利益,也使得失信者寸步难行。“金融机构需以信用立足,企业和个人要想通过金融机构获得资金扶植也离不开信用。信用信息能为交易双方定价、风险判断提供低成本、基础性数据,信用记录应在各金融领域广泛使用。”

对此,《纲要》提出,加强金融信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扩大信用记录的覆盖面。进一步扩大信用报告在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及政府部门行政执法等多种领域中的应用。

“在金融领域,目前央行建立的征信系统运作良好,但所包含的数据还不够全面。”郭田勇表示,衡量一个客户信用状况应根据方方面面的信息,信用报告应体现特色化、差异化、定制化。

目前,我国信用服务市场不发达,服务体系不成熟,服务机构公信力不足,信用信息主体权益保护机制缺失。郭田勇说,《征信业管理条例》出台后,一批民间资本主办的征信公司正浮出水面,这样会使整个征信行业的竞争加强,也有助于征信服务更加差异化。

此外,《纲要》提出,完善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继续推动银行、证券、保险、外汇等金融管理部门之间信用信息系统的链接,推动金融业统一征信平台建设,推进金融监管部门信用信息的交换与共享。大数据、云计算的兴起将使这些成为可能。

不仅局限于金融领域,企业之间的诚信交易,乃至司法公信和政府诚信,共同构成了整个经济社会良性运转的基石。人们期待着,通过强化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使得全社会诚信意识普遍增强,经济社会发展信用环境明显改善,经济社会秩序显著好转。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斯原选编) 

 

上一篇 - 下一篇